
生态环境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中国绿发会将参与签署《企业与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宣言》
22日,第26个“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粮食,我们的健康。为大力宣传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部在江西南昌举行宣传活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宣布“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开幕,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参会并讲话。《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帕斯卡·帕梅尔博士特意为这次宣传活动发来致辞视频。
260多名来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生态环境部机关、直属单位代表、以及国内外社会组织代表、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和媒体人员参加了这次大型宣传活动。
十九大以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意志。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于2011年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李克强总理曾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基本内容”。2012、2014和2019年,我国还分别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统筹协调全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其中2016年,中国成功申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该会议将于明年在云南昆明举行。这次缔约方大会将对爱知目标进行审议,并拟定2021-2030下一个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因此备受国内外关注。
长江江豚保护项目规划图
中国绿发会自1985年诞生以来,就一直从各方面积极推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通过建立国内117个中华保护地、数十起影响重大的环境公益诉讼、以及对穿山甲等重点濒危物种的保护行动等,积极践行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今年的“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中,中国绿发会将与其他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企业、社会组织等一起签署 《企业与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宣言》,推动更多人一起参与保护。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发表会议讲话,他对中国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所开展的各项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小结,称中国积极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目前已建成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提前达到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的到2020年17%的目标,同时积极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目前已初步划定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5个省份的生态保护红线,大熊猫、亚洲象等一批濒危物种的状况也得以改善。李干杰部长称,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所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责任,希望更多人一起参与进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家园作出努力。
本文来自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